2024年10月23日,“2024江苏省研究生区域国别学学术创新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自主知识创新”。南京大学办公室副主任、南京大学数据智能与交叉创新实验室副主任刘颖,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逸舟出席论坛并致辞,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为获奖同学颁奖。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的23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论坛。
在致辞环节,刘颖副主任回顾了莫砺锋、洪银兴、周晓虹等三位南京大学学术前辈的求学成才事迹,启示同学们在研究中不应拘于单一理论或研究方法的束缚,并鼓励在学术研究中将自身优势和兴趣爱好融入组织、国家的需要之中,为学科发展、组织建设、国家未来作出更大的贡献。
朱锋教授指出,在中国崛起、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区域国别学是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安全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的学科,希望今天参与区域国别学学术创新论坛的同学能够在思想、学术上有收获,并祝愿同学们在南京大学度过美好难忘的两天。
王逸舟教授高度评价了在场同学在理论基础、方法运用、数据挖掘等方面的学术优势,认为相较于四十年前的青年学者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勉励在场同学学习发扬学术前辈们在研究工作中坚韧不屈的精神,从一个年轻选手成长为可以指导一个学科的栋梁之才。
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得到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们的热烈回应,共收到近百篇论文,经论坛学术委员会评审,最后23篇论文入选,作者来自14所重点高校和科研单位。论坛共设置了四个分论坛,分别由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智库管理办公室主任姚冰斌、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准聘助理教授李途、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准聘副教授周文星、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研究员魏涵主持。在为期一天的讨论中,25位研究生围绕各自的论文发言,王逸舟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郑先武教授、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虞群副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赵光锐副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宗华伟副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方婷婷副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周文星副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途助理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魏涵助理研究员分别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各篇论文的优点、亮点,也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详细中肯的修改建议。同学们从专家老师的点评和讨论中受益匪浅,不仅就论文修改、润色获得了直接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区域国别学的认识,增强了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经论坛专家评审委员会打分和评议,评选出一等奖1篇,二等2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16篇。闭幕式环节,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宣读了获奖名单和奖励情况,并与王逸舟教授一道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王逸舟教授最后做会议总结,向同学们表示祝贺,并对参会同学和老师、会务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希望参会同学不要满足已有的成绩,而应在消化吸收各种建议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并就后期文章的修改和发表事宜提出了总体性的建议。论坛组委会将根据论文修改情况适时将相关作品结集出版。
“江苏省研究生区域国别学学术创新论坛”由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联合主办。该论坛旨在为全国区域国别研究青年学子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区域国别研究新生力量,为区域国别研究贡献青年智慧,促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发展。
附获奖名单:
奖项 | 姓 名 | 论文题目 | 单 位 |
一等奖 | 巩浩宇 | 日本全球南方外交中的跨区域叙事策略——以日本对太平洋岛国叙事为例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二等奖 | 申欣钰 | 扎根理论视阈下国际关系学科“经世”气质的回归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冷禹萱 | 妥协与冲突:分权治理民族分离主义的过程性差异——基于印尼亚齐与印度锡克的比较 |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
三等奖 | 倪 妍 | 英国对拉美研究的发展及镜鉴 | 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 |
班超 (BANKUWIHA Etienne) |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新视角或方法探索——基于“跨文化形象学”的理论框架与实践 |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 |
欧阳煜岱 | 中亚研究的“日本范式”探析——以北海道大学斯拉夫·欧亚研究中心为例 |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 |
周心培 | 债权结构、财政改革与主权债务重组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
优秀奖 | 程晓健 孙玮蔓 | 基于语料库的新加坡智库涉南海问题话语分析 | 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 |
范愉祺 | 俄罗斯东方学研究述论 |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
张 远 | 通过首都理解国家建设的成败——来自非洲的经验与教训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
赵新雷 | 产业转移视角下第三方国家的经济决策与定位——基于经济与安全的双重权衡 |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 |
陈 曦 |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东盟+”结构:一种“旋涡”现象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梁芳郡 | 墨西哥21世纪的民主衰退及其结构性成因量化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
王国伟 | 北约成员国对华战略选择逻辑探析——基于法国、英国、土耳其、匈牙利四国的分析 |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
王咏琪 | 中美竞争背景下美国东南亚地缘战略支点的选择与构建 |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 |
辛雨蔚 | 爱尔兰土地战争:“认知解放”追踪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
张博宇 | 基于扎根理论的缅甸本土华裔华文教师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 |
张珈玮 | 国际视角下的博物馆、档案馆与图书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实践述评 |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
杨季宁 | 记忆、身份与韩日关系转变——基于2017—2024年韩日双边互动的话语分析 |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 |
张 婧 | 运动型政党的知识发展脉络与最新实践追踪——以西欧为中心的分析 |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 | |
祝文韬 | 何为乌克兰?——历史书写、空间想象与被塑造的领土观 |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
黄凯越 | 地缘战略视角下美欧俄西巴尔干政策转型分析 |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
张靖昆 | 文化碎片化与拉美国家政府的投资倾向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
(文字 徐奕一、周文星 图片 党栋伟)